论文是学术和研究工作中的常见任务,通常按篇幅分为期刊论文、毕业论文和学术论文等类型。无论何种类型,格式规范和字体要求都是确保论文质量的核心要素。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需准确掌握相关标准。本文系统整理了论文的标准格式和字体要求,旨在为读者提供实用参考。
论文格式详细要求
一、论文题名
1. 题名应简明扼要,准确概括文章核心内容,体现特定主题的逻辑组合。
2.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可添加副标题(中英文均以破折号引导),避免使用抒情性过强的标题。
3. 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首字母缩略词、字符或公式,确保便于检索和引用。
4. 注意避免侵犯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二、署名及作者信息
1. 署名限于直接参与研究设计、实施和论文撰写的人员,最多5位。署名顺序或人数变更需通讯作者提供书面说明,否则以首次投稿为准。
2. 英文署名姓在前全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无连字符)。
3. 正文需删除作者信息以备盲审。投稿系统需填写姓名、单位(规范至二级部门)、职称、学位、通讯地址、邮编、邮箱、电话等;学生需注明专业。
4. 非中国籍作者需提供中英文姓名及国籍。
三、摘要
摘要需客观概括研究内容,避免主观评价。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建议300-500字。具体要求:
1. 突出新内容和重点观点,排除常识性内容,不分段落。
2. 使用第三人称,避免“本文”“我们”等主观表述。
3. 不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
4. 减少背景信息,用词简洁熟知;慎用行话。
5. 录用后需提供约800词的英文摘要,不必与中文完全对应,但需符合英文逻辑。
四、关键词
1. 选取3-5个代表全文主题的词,分号分隔;英文首字母大写;中英文对应。中文关键词避免使用西文符号。
2. 选词规范,参考权威词表;新术语可酌情标出。
五、中图分类号
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标注,主分类号排首位。
六、正文
1. 篇幅一般不超过8000字,含引言、分析、结论等。外文缩写首次出现需注全称(如Ronald Coase)。图表需具自明性。
2. 章节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1. 2. 3. …)、二级(1.1, 1.2…)、三级(1.1.1, 1.1.2…)。引言前标0不排序。
七、图表
1. 图片为JPG格式,按图1、图2顺序编号并在文中标注。分辨率不低于350dpi,确保A4打印清晰。
2. 文末注明图表来源(自绘或引用),引用格式同参考文献。
3. 附中英文图表说明,例如:“图1:龚滩古镇总平面 Fig 1: xxx”。
4. 图内文字精简,量与符号同正文一致;文字用宋体,外文需译中文。
5. 图片总数控制在10张以内。
6. 表格采用三线表,注明序号和标题;线条图需清晰均匀。
7. 地图必须使用自然资源部标准底图(http://bzdt.ch.mnr.gov.cn)。编辑后需送审并标注审图号,格式为:“注:该图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审图号GS(2020)xxxx)制作,底图无修改。”违规责任由作者承担。
八、数字
1. 公历时间、物理量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60年代、800 m²)。单位与数字间空一格,千位空一格。
2. 固定词语中的数字(如民国二十七年)用汉字。
3. 概数用汉字(如二三米),约数一般用汉字(如约十年)。
九、参考文献
◇ 基本要求
1. 引用直接阅读的近期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不引用。建议不少于20条。
2. 按正文引用顺序编号,避免跳号、重号。
3. 作者姓前名后,外文姓全大写名首字母(无缩写点)。
4. 3人以内全列,超3人写“等”或“et al.”。书籍无出版地/者时注[出版地不详]或[S.l.]。
5. 第1版不标注,其他版次需注明(如3版)。
6. 所有文献需在正文标注出处,引文可加页码。
7. 格式遵循GB/T 7714-2005。
◇ 著录格式示例
专著: [序号]作者.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页码.
期刊: [序号]作者. 题名[J]. 刊名, 年, 卷(期): 页码.
论文集: [序号]作者. 题名[C]//主编. 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页码.
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 题名[D]. 保存地: 保存单位, 年份: 页码.
专利: [序号]所有者. 题名: 国别, 专利号[P]. 公告日期.
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 题名[EB/OL]. (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网址.
十、注释
对正文的引申说明用阿拉伯数字①、②…标注于文末。
论文字体字号详细说明
一、字体字号规范
1. 封面:分类号等用宋体小四加粗;题目等用宋体小二加粗(建议直接使用学校模板)。
2. 正文核心:
- 论文题目:黑体三号;副标题:宋体小三。
- 摘要:“摘要”黑体小四,内容宋体小四;“Abstract”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内容同字体。
- 关键词:标识黑体小四,内容宋体小四;英文标识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内容同字体(分号分隔)。
- 正文: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18磅。
- 标题:均加粗,段前后0.5行。一级黑体三号,二级黑体小三,三级黑体四号,四级黑体小四。
- 参考文献/注释:标识黑体小四,内容宋体五号。
- 谢辞:标识黑体小四居中,内容宋体小四。
- 页码:宋体五号居中。
二、正文结构要求
1. 题目:简洁明确,不超过20字,无标点。
2. 摘要与关键词:中文约300字,英文约250实词,概括核心。关键词3-5个,中英文对照。
3. 正文三部分:
- 文献综述:评述现状(800-1000字)。
- 本论:主体部分,数据论证。
- 结论:总结与展望。
4. 标题层级:不超过5级(如一、(一)、1、(1)、1))。注释用圈码①,可文内或脚注。
三、参考文献标注
文科:顺序编码制,序号置方括号内,重复引用同一序号。
理科:序号作上标或语句部分,仅列直接引用文献。
技巧:从知网直接复制参考文献格式可提高准确性。
四、图表公式规范
图:编号如“图1”,图题置于图下方居中。
表:编号如“表1”,表题置于表上方居中。
公式:分章编号(如式(2-13)),右侧标注,居中横排。
图表多时可列清单附目录后。
提示:各校要求或有差异,请以单位/学校 模板为准。
遵循上述规范可有效提升论文质量。祝写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