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奖和光华工程科技奖,是科技领域的三大重要奖项。它们的评选标准严格,获奖者大多是各领域的佼佼者。当这三项奖项与两院院士候选人名单重合时,格外引人注目。这次,有14位两院院士候选人同时获得这三项奖项,这既体现了他们的科研实力,也反映了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这些候选人有的在基础研究上取得突破,有的在工程技术上攻克难题,还有的在成果转化上成果丰硕。他们的成功,离不开个人努力和良好的科研环境。今天,我们来聚焦这14位候选人,看看他们的科研故事,分析奖项与院士增选的关系,为我国科技发展寻找借鉴。
1、吕金虎:复杂系统控制与网络科学专家
吕金虎,1974年9月出生于湖北省枝江市,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兼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国家杰青、创新群体负责人、万人领军人才,也是IEEE/CAA/ORSC/CICC Fellow。吕金虎长期从事复杂网络、智能系统、协同控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研究。他建立了复杂网络系统牵制调控理论,解决了由单体向群体协作模式转变的协同控制难题,WoS他引2万余次。他还发明了分布式群组协同控制技术,攻克了不确定条件下异构飞行器协同制导等难题。此外,他突破了传统模拟电路的瓶颈,解决了多方向、大数量多卷波的存在性与模拟电路实现的理论和技术难题,其发现的“吕系统”被上千篇SCI论文引用。吕金虎曾获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
2、苑世剑:金属精密成形技术领军人
苑世剑,196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饶河县,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属精密热加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他长期深耕流体成形领域,带领团队创立了流体成形理论与技术体系。苑世剑发明了难变形合金薄壳热介质成形技术、双向加载板坯液压成形技术、低载荷双件管坯内高压成形技术等,分别于2020年、2016年、201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动黑龙江省精密成形装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研发的火箭整体箱底流体成形技术及装备应用于新一代火箭,汽车零部件液压成形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5%。苑世剑曾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3、樊仲维:智能信息处理与遥感应用专家
樊仲维,1965年7月生,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全固态激光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研究。他现任国家半导体泵浦激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激光器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此外,樊仲维还担任“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重点专项和“先进技术”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他组建了“高能量高光束质量全固态激光技术”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4、张承慧:控制理论与新能源系统专家
张承慧,山东大学教授,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新能源控制国家级工程中心主任。他扎根新能源系统控制领域30多年,立足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国家能源战略重大需求,带领团队攻克新能源高可靠并网、高质量发电、高效率利用等难题,三次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张承慧教授团队还创建了电池“快速精准激励-智能建模估计”一体化测试方法体系,解决了电池健康状态、剩余寿命等性能参数快速精准测取的国际难题,实现了智能化测试。
5、李群生:化工过程强化与节能专家
李群生,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他长期致力于化工过程强化与节能技术的研究,成果在化工领域有广泛应用。
6、刘清友:材料加工与装备技术专家
刘清友,成都理工大学教授。他在材料加工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有突出贡献,研究成果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
7、王宁利:眼科医学与视觉科学专家
王宁利,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他是我国眼科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在眼科疾病诊疗、视觉科学研究等方面成果显著。
8、汪双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专家
汪双杰,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与桥梁工程等领域有丰富经验和突出贡献。
9、贾金生:水利水电工程专家
贾金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研究与实践,在水电站设计、水利工程技术等方面成果丰硕。
10、冯江华:轨道交通电气系统专家
冯江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在轨道交通电气系统、牵引传动技术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和创新成果。
11、付琨:空天信息处理与应用专家
付琨,1974年6月生,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他长期从事空天信息处理与应用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付琨多次担任中国遥感卫星系列地面系统的型号总师/副总师、学术带头人,承担或参与了10多项国家重大遥感地面系统型号建设任务。
12、张友军:蔬菜病虫害防控专家
张友军,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他在蔬菜病虫害防控、植物保护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和创新成果。
13、王香增:石油化工专家
王香增,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在石油化工领域有丰富经验和突出贡献,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
14、曹宏斌:过程工程与绿色化工专家
曹宏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他在过程工程、绿色化工技术等方面有深入研究,成果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