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57123510
contact@kejianyi.cn

论文挂名暗藏危机:这些后果你了解多少?

论文挂名不仅侵害研究者的权利,造成了学术实力和学术责任的混乱,还将导致学术界的不公平竞争,衍生出各种学术争端问题。被挂名的作者一时轻松,但绝不可能时时轻松。如果被发现,将会有哪些后果呢?

今日分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期刊中心王景周主任带领项目成员丛敏、陈咏梅(暨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发表在《编辑学报》题名为《学术论文挂名行为的表现形式、识别策略及治理建议》一文的的重要论述,探究论文挂名的严重后果。

结合国内外规范、准则和指南,学术期刊针对认定为挂名的论文处理措施有:要求赔偿和赔礼道歉、公告作者不当署名行为、告知作者单位和撤稿等,既可单独采用,也可同时采用,如何采用主要根据挂名责任主体的责任大小和主次而定。

!警告

挂名行为发生在同行评审阶段,将被从稿件处理系统中做退稿处理。发生在已被录用但未正式刊出阶段,将被书面形式通知,取消该稿件的录用资格。稿件审稿或录用阶段,视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和警告、要求赔偿、通报等。

!撤稿

《ICMJE推荐规范》、COPE指南等提出,经过调查证明存在学术不当行为后,则发表撤回文章的声明。

当挂名行为发生在已发表的稿件,期刊会对稿件做撤稿处理并通知相关数据库撤回稿件有关的所有数据和信息,撤稿声明与原文进行双向链接。之后,择期在期刊中刊出撤稿声明,公开写明声明事由及调查结果。

撤稿声明的网页包括撤稿标识、撤稿主体、被撤稿件的信息及DOI链接、撤稿事由等。

!通报

情节严重的作者,可能被刊出其姓名和作者单位以及撤回论文的通告,并就此事件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

有欺骗问题的文章的作者,编辑可能要求作者所在单位出具有关该作者在本刊发表的其他作品可靠性的证明,否则期刊可能会撤销该作者已发表的这些论文,或者期刊选择发表关注声明,表示对该作者先前发表的研究工作的有效性尚不能确定而保持关注,提醒读者该论文可能存在潜在的问题。

!追责

国内期刊一般在确定稿件录用后统一收取版面费,而审稿阶段不收取审稿费,然而免收审稿费在客观上增加了代写、代投等挂名论文。

已送审还未录用的稿件被认定为挂名,期刊可能会要求作者支付专家审稿费;已录用未刊出的稿件被认定为挂名,期刊可以要求作者支付专家审稿费及样刊重新印刷的费用;对期刊造成声誉和(或)其他方面损失的,期刊将保留继续追索赔偿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