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概念史研究》征稿启事》
1.《亚洲概念史研究》由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主办。
2. 刊载与语言、翻译、概念、文本、学科、制度和现代性等主题有关的论文和评论。
3. 除特约稿件外,论文字数以不多于30000 字为宜,评论以不多于20000字为宜。
4. 热忧欢迎海内外学者不吝赐稿。
5. 文稿第一页请标示以下内容: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单位、电子邮箱、通讯地址。
6. 投寄本刊文章,凡采用他人成说,请务必加注说明,注释一律采用当页脚注,并注明作者、书名、出版信息及引用页码,参考文献另列于文末。
7. 本刊实行匿名评审制度。编辑部有权对来稿文字做技术性处理,文章中的学术观点不代表编辑部意见。
8. 投稿一个月之内未收到刊用通知,请自行处理。
《亚洲概念史研究》(第12卷)
孙江主编,冯凯、王楠执行主编
北京:商务印书馆,2024年4月
《亚洲概念史研究》是由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主办、孙江教授主编的学术集刊,先后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集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AMI)入库集刊。
本刊刊载海内外学者与语言、翻译、概念、文本、学科、制度和现代性等主题有关的论文和评论,旨在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概念的互动关系来揭示东亚圈内现代性的异同,推动亚洲概念史研究的发展。
本卷执行主编为德国汉堡大学亚非学院汉学系冯凯(Kai Vogelsang)教授和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学衡研究院王楠副教授。本卷分为“全球概念史方法论”、“古典时代的概念”、“转型时代的概念”和“衡史”四部分,聚焦“要”与“术”、“阶级”、“政治”等关键概念的词义演变,回顾日本东洋史学中“学”的推移、探索明治日本社会主义与基督教之关系、爬梳科泽勒克与施米特书信内外的来往和互动等。
目录
全球概念史方法论
第一部分:全球概念史的诞生……扬·伊弗森 著 张凌燕 译
第二部分:“大爆炸”之后 新方法的融合……扬·伊弗森 著 刘世梦 译
古典时代的概念
《韩非子》中的“要”“中”“术”概念:政治空间的创造和赋权……斐德 著 王基臣 译
内心的疾病:探讨先秦两汉汉语中“负罪感”的语义场……司马唐 著 于小双 译
中国早期思想中的变化概念……殷李萨 著 葛晓雪 译
转型时代的概念
中国转型时期的“阶级”概念……冯凯 著 袁朋辉 译
五四时期的政治概念:胡适、陈独秀及其政治概念化的应对……范登明 著 林鑫 译
从王朝更替到永世长存:万世一系与《明治宪法》首条对中韩两国的影响……孟之铄 著 齐以恒译
衡 史
“学”的推移与日本东洋史学——从江户到明治……黄东兰
社会主义与基督教的关系探索——基于明治日本社会主义思想史研究的思考……郑雪君
书信三十载——科泽勒克与施米特的来往和互动……王基臣
概念史研究方法论浅析——功利主义概念史研究实践……李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