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CI文章审稿阶段,当一轮评审意见返回后,期刊编辑会综合评审专家意见和文章质量给出一个审稿决定,比如Rejected but may resubmit、Minor revision、Reject and transfer等等。
一、Reject(拒稿)
Reject或者cannot be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几乎是每个学者都会收到过的审稿决定。收到这个决定意味着文章被期刊拒稿。有时期刊会提供拒稿原因或是一些修改意见以供参考。
有时候评审专家给建议接收的评审意见,但是在评审决定却是拒稿,这是为什么呢?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文章是否能被期刊接收,最终作出决定的并不是审稿人,而是期刊编辑。如果一篇审稿人建议接收的文章却被期刊编辑最终拒稿,那么可能存在这样几种情况。
被拒稿后可以这样做!
即使是Reject,有时情况也不同,比如Rejected but may resubmit和Reject and transfer。
二、Rejected but may resubmit(拒稿后重投)
有人认为在某些学科领域拒稿重投(Rejected but may resubmit)和大修(Major revision)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也有人认为拒稿后重投的稿件被接受的几率略低于大修。
审稿决定“Rejected but may resubmit”意味着这篇论文被拒稿了。这是因为评审专家或期刊编辑认为这篇文章需要非常重大的修改,或许需要改变论文的现有框架。但是,期刊编辑还给出了“resubmit”的意见,这说明评审专家和期刊编辑在文章中看到了可以发表的学术价值和潜力。因此,一定要对文章进行修改,修改后重新提交,提交后的文章会被视为新稿件,分配一个新的投稿系统ID。
三、Reject and transfer(拒稿推荐转投)
审稿决定为“Reject and transfer”意味着这篇文章被投稿期刊拒稿,但是期刊编辑认为文章更适合在另外一本期刊上发表,所以建议作者转投。一般这种是文章的主题不符合才会建议转投,期刊编辑推荐的转投期刊通常为同一出版社旗下,非强制要求。各位作者可以根据转投期刊具体条件来决定是否转投。
四、Accept(文章被接受)
审稿决定为“Accept”意味着文章被接受,准备在期刊发表。
五、Provisional accept(暂时接受)
审稿决定有时会显示为“Provisional accept”。这意味着经过审稿后,这篇文章已被暂时接受准备发表。但是在进行出版流程的下一步之前,期刊的编辑团队需要再次检查这篇文章是否具备发表的一切条件。如果有什么遗漏或变化,期刊编辑会同文章作者联系。在期刊的编辑团队已经对文章做了所有必要的检查,并认为这篇文章已经具备了出版所需的一切条件后,审稿决定会变为“Formal accept(正式接受)”
六、Minor revision(小修)
一般称之为“小修”,这个审稿决定意味着文章需要经过一些小的修改。修改完成后需要提交再次经过评审,如果评审专家对修改结果很满意,全部推荐发表的话,一般来说期刊编辑会给出录用决定。
七、Major revision(大修)
一般称之为“大修”,这个审稿决定意味着评审意见较多,文章需要作出较大改动。在“大修”决定下,文章有被录用的可能性,但需要作者对文章作出实质性的较大改动。所以作者一定要根据评审意见认真逐条进行修改。如果期刊给的修改时间不够,一定要在返修日期之前及时提出申请延期返修日期。
不管是“大修”还是“小修”,都要认真修改,并在返修时对评审意见进行逐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