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SCI ?SCI是科学引文索引,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查行为科学。是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是评价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什么是CSSCI?南大核心是CSSCI,也被简称为C刊。在学术界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受到极高的认可,影响力属于国内最权威之一。发表难度也是最大。
什么是SSCI?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 (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
一个是理工类的检索,一个是人文社科的收录,两者研究领域差别很大,一般不放在一起对比。
既然作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编冒昧说下自己的观点。
在职称文件中,SCI类国际核心期刊比国内南北核心的价值要高,一般归属为一类。如果单位对SCI分区有具体认定的话,多数学校会把SCI三区和CSSCI来源刊列为一个级别,SCI四区和CSSCI扩展刊列为同一级。
不管是SCI四区,还是CSSCI,都有水刊,相对好发一些的。但是我们平时会经常听到硕士在读说,“水SCI四区毕业”,但是也没有一个博士生说去水CSSCI的。对于高校科研人员来说,发北核还算是比较容易的级别,一旦上升到南核层面,希望太过渺茫,很多人会直接跳过CSSCI去发SSCI。
说到这,小编的观点也出来了,我认为,SCI四区比CSSCI要更好发一些。原因如下:
1.资历问题:南核对学习、毕业院校、工作单位/在读院校、职称等信息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纵然你有真材实学,无奈达不到人家的收稿门槛,文章可能连被送审的机会都没有。反观SCI,是没有单位职称限制的,投稿双盲审的多,只要文章质量可以,符合刊物定位,都是可以收用的。
2.发文量上:C刊发文量锐减,竞争激烈,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C刊刊文量仍将持续以每年以2.5%的幅度下降,且近年来较多期刊开始专题组稿、约稿,版面资源争夺进一步加剧。国外SCI多是在线出版,出版量不大受限,相对版面的竞争会小一些。
3.审稿周期:CSSCI审核少说也得一两个月起步,特别是外审时间比较难控制,因为外审专家很多都是兼职,本身就有自己的事要忙,都是抽空审核文章,如果那段时间恰巧很忙,拖上大半年甚至一年也不是不可能。国内投稿普遍的反馈是,“不能催,一催必退。”国外如果审稿时间长,是可以写信催进度的,投稿体验更胜一筹。
4.圈层现象:CSSCI即便身份达到要求,依然很难发,目前大多数的南核期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相对固定的作者群,再加上约稿更多,普通作者自投能中的概率比较低。
根据小编的了解,一般发SCI四区的作者,多是新手,先发一篇四区文章探探路,之后再往更好的期刊上发表。但是C刊,注定做不了我们学术成长路上的跳板,CSSCI只会是我们人文社科类老师发文章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