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 Quacquarelli Symonds(QS)于今日正式发布2026QS最佳留学城市排名。 最终排名结果请以官网为准 北京首次闯入全球第13位,刷新自身历史纪录,并带领8座中国内地城市集体上榜,刷新历届入围数量。最新榜单凸显了中国(内地)在国际声誉、学术实力、学生体验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等维度的全面跃升。除北京外,上海(第 27 位)、南京(第69位)、武汉(第90位)、广州(并列第119位)、西安(第124位)、天津(第132位)和成都(第146位)亦悉数登榜,其中多数城市排名大幅上升或首次入选,彰显出中国(内地)高等教育的集群式突破与持续扩张的全球影响力。 最终排名结果请以官网为准 中国(内地) 各项评分指标表现 在“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中,北京以全球第三的耀眼成绩,彰显其顶尖学府之密集与学术卓越之恒常;这一高位,正是北京持续加码科研投入、推进国际化、引领前沿创新的有力印证。 紧随其后的上海也在该指标中跻身全球前十,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亚洲高等教育与科研重镇的声望;底蕴深厚的南京稳居世界前50,而武汉亦强势闯入前100——两城交相辉映,勾勒出中国(内地)教育版图纵深延展、群星并起的壮阔格局。 “雇主活动”指标衡量的是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与雇主认可度的核心维度。在该指标中,北京高居全球第7,再次印证其向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就业市场持续输送优秀人才的实力。上海亦表现亮眼,稳居全球前30;然而,除这两座龙头城市外,其余中国(内地)城市均未能跻身百强,凸显顶尖枢纽与次级学术中心在就业端仍存在显著落差。 “负担能力”指标依旧是中国(内地)的强项——五座城市跻身全球生活成本最亲民前20,国际学生得以在享受世界一流学术资源的同时,把留学账单压到最低;品质与成本的天平,在这里恰到好处。 然而,在衡量学生向往度与校园多元性的“合意性/宜居性”和“学生构成”两项指标中,仅有北京、上海闯入全球百强;其余城市仍显式微,意味着中国(内地)在打造更具包容力与全球号召力的留学环境方面仍大有可为。 令人振奋的是,在聚焦学生满意度与就读体验的“学生观点”指标中,五座中国(内地)城市一举闯入全球百强,这表明已身在其中的留学生对中国(内地)高校的教学品质、校园生活与支持服务正愈发认可与满意。 北京:中国(内地)的全球学术之都 北京跃升18位,以全球第13名的成绩创下历史新高;北京在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中高居第3,雇主活动更跻身全球第7。 北京有17所高校入围QS世界大学排名,其中2 所位列世界20强: · 北京大学: 14 · 清华大学: 17 在“学生观点”指标方面,北京同样表现亮眼,全球第28的高位折射出在校生的高度满意——安全感、职业机遇与文化活力皆获高分。 上海:吸引全球英才的新星 上海飙升19位,位列全球第27名,缔造历史最佳成绩。雄厚的学术根基由10所入围QS世界大学排名的高校共同托举: · 复旦大学: 30 · 上海交通大学: 47 · 同济大学: 177 · 上海大学: 465 上海在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中已跃居全球第9,雇主活动亦位列全球第30,上海在全球毕业生市场中的影响力正迅速攀升。 南京、武汉、成都:地区力量强势崛起 · 南京跃居全球第69位,由南京大学领衔(第103)的7所高校进入QS世界大学排名。在负担能力指标中高居第 14,学生观点亦达第 66。 · 武汉首次进入前 100,位列第90名,5所高校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榜上有名(武汉大学位居第186名)。学生观点指标位列全球第18。 · 成都首次亮相即以第146名登场,满意度极高。四川大学(第324)与电子科技大学(第519)双星闪耀,共同撑起这座西部学术新城。 广州、西安、天津:凭学生口碑强势起势 · 广州并列全球第119位,在“学生观点”指标中高居全球第31名,中山大学(全球第276名)与华南理工大学(全球第377名)两大院校为其强势背书。 · 西安跃升26位,位列全球第124名;西安交通大学(全球排名305)继续领衔古城学术旗舰。 · 天津位列第132位,坐拥天津大学(第257)与南开大学(第355)两大名校;在负担能力指标中高居全球第10。 中国(内地)在2026QS最佳留学城市排名中的佳绩并非偶然,而是国家主导、多年深耕的高等教育生态全面重塑的结果,清晰映射出中国(内地)打造世界一流学府、延揽国际英才、并将教育机遇从传统中心向更广阔区域铺展的协同战略已成功落地生根。 QS高级副总裁Ben Sowter表示:“2026QS最佳留学城市排名的结果再次证明,中国(内地)的长期战略不仅打造了顶尖学府,更让整个学术体系拥有了深厚的实力。上海、南京、成都等城市的崛起,不仅是名次提升,更在重新塑造21世纪全球留学城市的面貌。” “如今,中国(内地)的吸引力已不止于院校声望。国际学生日益青睐其城市的高性价比、安全环境、完备的研究设施及蓬勃的创新生态。从多方面看,中国(内地)正率先打造一种兼顾学术追求与可及性的留学新模式。” 这一不断演进的情况表明,中国(内地)不仅正在追赶,更在树立标杆——尤其为那些希望在日益多极化的世界中打造有竞争力教育板块的新兴经济体提供了参照。 排名方法论 QS 用于编制最佳留学城市排名的指标组分别是: 大学排名:包括指数化得分、排名高校计数得分、最高排名得分 合意性/宜居性:包括气候得分、腐败指数、GaWC+、医疗得分、污染得分、安全得分、学生合意性、交通得分 负担能力:包括巨无霸指数、生活成本得分和学费得分 雇主活动:包括国内雇主得分、国际雇主得分、青年就业奖励 学生构成:包括国际学生比、国际学生数量、学生人口比例、包容与多元得分 学生观点:包括毕业后留居得分、学生体验得分
留学选校必看!2026QS全球最佳留学城市排名出炉
作者: 科检易学术
发布: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