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推荐期刊
SCI&EI | • 1区计算机类,3.5-4.0(1个月录用) • CCF推荐,1区-Top(3天初审) |
EI | • 各领域沾边均可(2天录用) |
知网(CNKI)、谷歌学术 | • 7天录用-检索(百发百中,包检索) |
SSCI | • 1区,2.0-3.0(1个月录用) |
2024年7月23日,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Vehicles(TIV)被SCIE数据库标记为On Hold的事震惊科研界,为何这本期刊能掀起如此大的风浪呢?期刊主编深陷非议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如今又一本Top被出版商调查,作者该如何避雷?
网友热议
楼主表示:
过去两个月不断努力,和科睿唯安团队密切沟通交流,终于达到了目的。最后,希望国内的科研人员,对这个行业保留一些敬畏之心。
网友评价楼主是正能量“翟天临”
网友建议楼主扳倒这样的学阀要保护好自己
网传主编操纵审稿,本人推翻?
争议热点:
近期一系列匿名举报信件的曝光,揭示了该期刊内部管理可能存在的严重问题。举报信中指控主编王飞跃教授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干预审稿过程,优先发表与自己或特定利益集团有关联的论文,严重损害了期刊的公正性和学术声誉。
网传本人回应:
图片来源:和AI一起进化
图片来源:马甲~勿念
• 主编强调TIV在审稿速度、接受率、论文引用率及网络浏览量等方面表现优异。
• 网传的当天投稿、当天发表的论文,是letters而非研究论文,且received的日期可能是最后一次返修的日期,而不是第一次投稿的日期。
• 主编强调ITSS主席此前已拒绝了对TIV进行调查的请求,网传内容子虚乌有。
• 解释40%的自引率是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存在问题。
其本人呼吁:IEEE剔除SCI和影响因子体系,建议IEEE应开发自己更专业的评估指标,以衡量出版物的质量和影响力,并与其他商业指标如SCI或CiteScore进行比较。
又一本Top期刊被调查
据传爱思唯尔正在调查期刊《Geoscience Frontiers》,此前PubPeer的一篇帖子指出,一位编辑顾问 M. Santosh 在该期刊上的文章由其频繁合作的共同作者 Vinod Oommen Samuel 编辑处理。M. Santosh是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教授,也是Clarivate的Web of Science中被高度引用的研究员,发表了超过1500篇文章。
PubPeer评论者“Desmococcus antarctica”指出,该期刊的两位副主编,首尔延世大学的Vinod O. Samuel和印度特里凡得琅喀拉拉大学的Erath Shaji,常被列为Santosh在《Geoscience Frontiers》上发表文章的“处理编辑”,尽管他们经常与他一起发表其他作品。
爱思唯尔的一位代表表示,出版商正在调查此事,并补充说“我们希望我们的出版商合作伙伴能够遵守我们的出版政策,包括适当进行同行评审。爱思唯尔代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大学出版的《Geoscience Frontiers》社这些研究人员均未回应。该杂志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莫宣学也没有回应。
《Geoscience Frontiers》于2010年创刊,是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高水平英文学术期刊,与Elsevier出版集团合作出版,采用钻石开放获取模式。
• 影响因子:8.5
• 期刊分区:JCR1区,中科院1区-Top
• 检索数据库:SCIE
• 自引率:3.50%
• 国人占比:44.934%
• 年发文量:100-200篇左右
• 征稿领域:地球与行星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综述和原创研究成果,包括岩石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经济地质、地球物理、地层与古生物、环境与工程地质、天体地质等。
作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作者,科研工作者,如何能对抗学阀,不管何种原因期刊被调查,受影响最大的显然是众多投稿作者,本次事件引起如此激愤情有可原,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