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57123510
contact@kejianyi.cn

ELIFE正面回应“On hold”状态的争议!

生命科学领域知名期刊eLife科睿唯安(Clarivate)旗下的引文索引数据库Web of Science预警为“On hold”。

eLife期刊作为生物学领域的综合性期刊,涵盖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自2023年1月31日起实施了重大变革:不再直接拒稿。虽然改革保留了编辑初审和专家同行评议的标准流程,但大幅限制了外审专家的影响力,将其角色转变为仅提供建议的咨询者。在这种新模式下,只要文章作者接受外审意见,文章便可以顺利发表

这次on hold根本原因源于eLife在去年1月宣布的创新出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期刊会通过严格程序审核投稿论文的标准,然后将符合条件的论文送至同行评议。被送审的论文作者需要支付2500美元的费用。无论审稿意见是正面还是负面,所有评审意见都将以匿名形式与论文一同发布,读者可以免费获取这些评审意见及相关论文。如果作者根据评审意见修改了论文,eLife还会发布新版本。这些最终版本的论文不仅会被Web of Science收录,还将被PubMed和谷歌学术等其他学术数据库收录。

eLife期刊的管理层希望通过这种新模式来缓解科学出版中存在的各种障碍,包括论文从投稿到出版的漫长等待及评审过程缺乏透明度。同时,这一模式的另一个目标是挑战影响因子作为期刊质量评价指标的主导地位,认为影响因子并不可靠,并助长了对少数高分期刊的过度依赖

在这种新的出版模式下,同行评议的作用发生了变化:评审不再是决定论文是否被接受的最终因素,作者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采纳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和发表。然而,此次被标记为“On hold”的原因尚不明确,但显然对期刊声誉造成了重大打击。

在这一背景下,科睿唯安似乎对许多期刊进行严格审查,无论是一区TOP期刊也难逃被标记“On hold”的命运。根据以往数据,超过一半的“On hold”期刊最终被剔除出SCI数据库,这对各大期刊而言无疑是一种威胁。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处于“On hold”状态的期刊所接收的文章将不再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意味着这些文章无法用于学位或科研成果的引用报告。

很快,eLife在官网上正面回应了此事:

自始至终,eLife意识到需要更有意义的研究评估,超越期刊影响因子等模糊的指标。作为对研究评估宣言的长期签署者,eLife从未支持影响因子,也不希望如此。仅仅发表文章并不能很好地反映任何个别研究文章的质量。期刊名称或其影响因子几乎不能提供关于研究质量的有效信息。我们创建的模型可以在没有代理的情况下,直接对研究进行评审、评估并参与其中。

对于此次被on hold,elife直指wos这个决定是“扼杀了展示如何使用开放科学原则改进出版和同行评审的尝试